假投資奪走最多錢!刑事局籲民眾提防假檢警、假登記與釣魚簡訊

日期:2025-09-12 19:39:25

圖說 :「普發現金1萬元」防詐宣導

社會中心/綜合報導

因應政府普發現金1萬元措施,刑事警察局提醒民眾提高警覺,避免成為詐騙集團利用政策施詐的目標。根據165打詐儀錶板最新統計,114年8月全國平均每日受理詐騙案件493件、財損新臺幣2億3,705萬餘元,較113年8月(685件、4億4,609萬餘元)分別下降28%與47%。雖整體趨勢下降,但詐騙手法持續翻新,仍不可掉以輕心。

詐騙現況數據

8月詐騙案件數前3名為:

  • 網路購物詐騙:占22.4%,居首位。

  • 假投資詐騙:占13.98%。

  • 假交友投資詐騙:占8.08%。

若以財損金額計算,假投資詐騙最嚴重,占比47.16%;其次是假交友投資詐騙(19.41%),以及假檢警詐騙(13.03%)。

刑事局指出,「網路購物詐騙」案件數仍持續攀升,歹徒常透過社群平台、拍賣網站或不明購物網站刊登低價商品,並以補差額、加收運費或系統錯誤為由反覆要求付款,甚至收款後立即失聯。警方呼籲務必選擇可信賴網站或知名電商平台,並建議使用第三方支付,降低風險。

普發現金潛在詐騙三大手法

雖統計至今尚未接獲民眾因「普發現金1萬元」遭詐騙報案,但刑事局已查獲假冒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發送的釣魚簡訊,並查獲假基地臺設備。為維護公信力,刑事局特別提醒可能出現的三大手法:

  1. 假檢警詐騙:冒用郵局通知有人冒領補助,再假借檢警名義,指稱涉案要求交付提款卡、存摺或OTP密碼,甚至面交現金。

  2. 騙取金融帳戶詐騙:謊稱協助登記或代領,要求寄送提款卡與密碼,或借用帳戶作為詐騙金流工具。

  3. 釣魚簡訊(惡意連結)詐騙:假冒政府機構名義,以「立即登記」、「普發現金1萬元」誘使民眾點擊連結,竊取個資與金融資料。

刑事局強調,政府不會以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領取現金,更不會要求至ATM或網銀操作,民眾應牢記「不點擊、不填輸、不匯款、不轉傳」。

專案小組阻斷詐騙鏈

刑事局已結合各地警察機關成立打擊「普發現金1萬元」詐欺專案小組,主動蒐報簡訊、社群帳號、廣告及偽冒網站等涉詐資訊,並於接獲報案時,立即通報停話、停權或停止解析網站,阻斷詐騙訊息傳遞,並由專責隊伍立案溯源偵辦,將犯嫌查緝到案。

此外,刑事局持續透過165打詐儀錶板、165 LINE官方帳號、165臉書粉絲專頁、刑事局IG與YT官方帳號等管道,加強宣導最新案例,提升民眾識詐能力。

刑事局提醒

民眾應隨時查閱 「165打詐儀錶板」(https://165dashboard.tw/),並於發現詐騙訊息時,透過「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」(https://fraudbuster.digiat.org.tw/)或165平台檢舉,亦可直接撥打165專線,共同阻斷詐騙來源,守護財產安全。(圖/刑事局)

   政府部門 司法警政
 

高雄港區新聞網

電子信箱:kprnews666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