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說 : 工研院(11)日與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(NPL)宣布簽署合作協議,前排左起為簽約人工研院量測中心執行長藍玉屏,及NPL先進製造與材料策略部長Gareth Edwards。後排左起為工研院院長劉文雄、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副局長賴俊杰及英國國家科技顧問 Dave Smith共同擔任見證人,期盼幫助臺英掌握半導體國際標準主導權,提升臺灣產業競爭力
產經新聞中心
工業技術研究院(工研院)(11)日與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(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, NPL)正式簽署合作協議,將在半導體量測標準領域展開跨國科研合作。簽約儀式上,由工研院量測中心執行長藍玉屏與NPL先進製造與材料策略部長 Gareth Edwards代表簽署,工研院院長劉文雄、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副局長賴俊杰及英國國家科技顧問 Dave Smith共同見證。
此次合作將聚焦於半導體量測標準的制定,涵蓋共同研究計畫、人員互訪與新興技術開發,期望協助臺英掌握國際標準主導權,降低產業重複檢驗成本,並提升臺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。
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,全球產業變局快速,工研院已於美國、歐洲、日本、東南亞及英國設立海外辦公室,深化國際合作。他強調,英國在基礎科學、綠色經濟與數位轉型領域具領先優勢,與臺灣半導體及ICT產業互補性強,此次與NPL合作將推動跨國科研標準,並加速半導體與先進材料的新技術商業化。
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副局長賴俊杰指出,工研院肩負「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」運作,提供逾5,000件校正服務,透過全臺約2,200家二級實驗室傳遞標準,每年支撐超過400萬件檢測服務。此次合作結合NPL作為「CIPM MRA」簽署機構,可實現「一次校正、全球通行」,有效減少技術性貿易障礙,提升產品國際信任度。
英國國家科技顧問Dave Smith表示,半導體是全球進步的核心,臺灣在供應鏈與技術具優勢,英國則擅長研發與智慧財產權,此次合作將結合雙方優勢,共同引領國際量測標準,建立跨國合作典範。
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(NPL)為全球頂尖的計量與應用物理研究機構,維護英國國家度量衡標準,並深度參與國際體系制定,成果包括世界超高精度原子鐘、國際奈米量測規範,以及氣候監測與醫療影像計量技術。
工研院強調,未來將透過「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」,在智慧化致能技術領域聚焦半導體晶片等技術發展。此次與NPL合作,將推動全球量測標準一致性,並串聯臺英科研資源,助力雙方攜手拓展國際市場,讓臺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。(圖/工研院)
電子信箱:kprnews666@gmail.com
高雄港區新聞網
北中南暨花東地區新聞大聯盟/新聞聯播單位/合作媒體
本平台依新聞屬性,透過電子報與數位傳播系統,定期傳遞新聞與評論,涵蓋中央與地方決策圈、立法與行政單位、產業公協會及地方意見領袖。
我們致力於讓重要訊息能夠直達社會關鍵層面,形成公共對話,推動社會共識。